第二十三章 閣臣們(上)

作品:《我來做明帝

    測試廣告1

    七月末,大明京師的天氣已經逐漸的轉涼。伏魔府 www.fumofu.com晨曦從天際邊徐徐的升起來,照耀在京師充滿着古老歲月氣息的巍峨城牆上。

    首輔韓爌完成和崇禎的「約定」。五十萬兩白銀由京中大小錢莊、票號、當鋪湊出來,用數十輛馬車送到皇城的內庫中。於今日離開京師,致仕返鄉。

    韓爌歷經四帝,萬曆二十年進士,東林黨元老。他今日致仕,朝堂上大部分的文臣都來送行。

    南城的右安門前,放眼看去,儘是緋袍大員。

    東林黨此時的牌面啊!

    在原來的歷史中,崇禎皇帝利用袁崇煥興大案,將東林黨清掃一空,至此之後,周延儒,溫體仁分別為首輔,東林黨在朝堂的勢力被全面的壓制。

    韓爌侄兒韓垠帶着韓府的數名老僕等在官道上。等候着自己的叔父。

    在天子清理「鳴鳳」陶崇道,顯露出陰沉的心思時,他就有些擔心、害怕。果然,不到三個月,他叔父就罷首輔。而且被罰50萬兩白銀。

    老家那邊據說還有人不想給錢,縱然叔父和他父親聯手都壓不下去。但在錦衣衛校尉上門緝捕「殺人者」高懸頭顱後,滿族噤若寒蟬,乖乖交錢。

    惜別匆匆無柳條,瘦馬單車出玉橋。

    韓爌其實心裏多少有點羞愧。雖然天子明旨是:詔賜白金彩幣,馳驛遣行人護歸,悉如彝典。

    但是,他的銀子運到內庫里去,滿城文武誰能不知呢?焉知日後這些人的日記里會怎麼寫?他韓爌一生功業、清名付之東流!

    城門前,韓爌接過錢龍錫遞來的水酒,目光一一掃過前排的閣臣,六部尚書、都御史,舉杯道:「在下謝諸位相送!」

    錢龍錫舉杯道:「虞臣兄先後作相,老成慎重。引正人,抑邪黨,天下稱賢。我等豈能不來?」

    韓爌搖搖頭,嘆道:「只恐天子疑我等結黨啊。」交易已成,他脫離樊籠,即將歸鄉。心裏多少還是存了幾分怨氣的。

    今年正月,御史任贊化彈劾溫體仁。帝曰:「進言者不憂國而植黨,自名東林,於朝事何補?」

    他並未當面反駁。回去後上奏:人臣不可以黨事君,人君亦不可以黨疑臣。但當論其才品臧否,職業修廢,而黜陟之。若戈矛妄起於朝堂,畛域橫分於宮府,非國之福也。

    這些話,天子聽進去了嗎?恐怕是一個字都沒有!閹黨之後,立即打壓東林黨。他這裏是序章!

    人群中一時間有些默然。

    孫承宗年齡比韓爌大三歲,但是科名晚十二年。資歷差太多。此時在場裏最受天子信任的閣臣,他同時也是名列「東林點將錄」的人。說道:「

    諸位不必憂慮天子怪罪我怕等為象雲公(韓爌)送行。在下第一次面見天子時就諫言天子信任東林黨人。天子回覆:並不忌諱朝堂中存在着黨派。朝中無派,千奇百怪!主要是看能否做事。」

    天子待他甚為禮物,這種情況下,他必須要為天子辯解幾句。以他看來,今上是個明白人。

    剛剛拜為兵部尚書、樞密副使、東閣大學士的李邦華可不是什麼好脾氣。他是鐵杆東林黨,前東林黨魁鄒元標的同鄉兼弟子!當過言官,抗聲道:「

    今上用人自有法度,非以黨人論。孫閣老、在下、袁崇煥、孫傳庭、孫元化、許譽卿都是東林黨。天下人有目共睹。

    在下倒是想當面問韓閣老幾句:考成法督促官吏盡職,為何不允?天子令內閣組織抗旱,可有方案實施?陝西連年大旱,盜賊饑民群起,為何不能免除徭役、賦稅、加派?」

    說白了,你被罷相,不就是因為你不能做事嗎?

    韓爌心裏的幾分怨氣,被李邦華問的消退。這倒不是他覺得李邦華說得有道理。而是,他此時若為首輔,李邦華這樣問,他自有見解。但現在看看周圍人的表情!


    他終究是落幕了啊!

    而李邦華成為打破「非翰林不得入閣」的規矩百年以來的第一人。簡在帝心。

    人心向背,不問可知。

    錢龍錫趕緊打着圓場,道:「諸位,諸位,今日不談國事。且為虞臣兄送行。」

    酒過三巡,翰林院侍講學士黃道周等人做詩送別,左中允文震孟親筆書寫,贈送。

    韓爌帶着侄兒韓垠,坐在馬車中,沿着官道回老家山西蒲州。在躍然升起的朝陽中,一行人身影落寞。

    韓爌掀起車簾,回首去看巍峨的京城城牆,心中感慨驟起:京師風華已在身後,不可聞矣。韓家後輩,還有人能踏足這裏嗎?

    臣今年六十有四,且在江湖,看陛下治國!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…

    韓爌罷相,按照慣例來說,必然是要朝堂震動。但天子早在半個月前就擢升兵部尚書、樞密副使、提督京營的李邦華為東閣大學士。聖心獨裁,乾坤獨幄。

    自此是仿北宋東西兩府四宰相的格局。

    因而,中極殿大學士孫承宗並沒有晉位首輔,而是在大明門外,原五軍都督府中辦公。專管軍事。李邦華協助。而作為閣臣,兩人都有票擬權。

    而新上任的首輔則是李標,他壓根就沒有清理朝堂的意願。而是在送別韓爌、正式接任首輔的當天上午,帶着次輔錢龍錫到西苑求見天子。

    崇禎其實並不在西苑之中。他正帶着孫元化在位於東城,工部下屬的工部軍器局中。

    孫元化,天啟年間舉人。師從徐光啟學西洋火器法。孫承宗舉薦為兵部司務,在遼東築台制炮,因功進兵部職方司主事(正六品)。和袁崇煥是舊識,一起參加了寧遠大戰。

    崇禎初,袁崇煥起復,孫元化隨即起復任寧遠副使。

    前不久,崇禎詢問登萊巡撫的人選。孫承宗舉薦許譽卿,袁崇煥舉薦的就是孫元化。崇禎最終選擇了許譽卿,但就勢將孫元化調到京中來,任工部郎中,專門管理火器、大炮打造的事宜。

    稍微熟悉明末歷史的人,誰不知道孫元化是大名鼎鼎的火器專家?孔有德、耿仲明等人叛明,將工匠和火炮帶到了蟎清,加速了其火器部隊的發展進程。

    時任登萊巡撫孫元化下獄論罪,崇禎五年在京城西市斬首。一代火器專家就此隕落。

    「火器製造,自今日起不再歸工部所有,所有工匠全部轉給兵部、樞密院管理。內廷兵仗局亦如此辦理。初陽,你來負責此事。朕任命你為兵部侍郎,專門負責火器打造。」

    孫元化時年四十九歲,在軍器局的大院裏跪拜,聲音哽咽的道:「臣遵旨!」

    在大明做官,進士是第一流的。他一個舉人飄零半生,今日被天子一言簡拔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,如何能不感激呢?

    崇禎將孫元化扶起來,勉勵道: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。袁元素(袁崇煥)對你製造火炮的才能可是大加讚賞。朕相信初陽你的能力!」

    這時,王承恩派小太監傳信:輔臣求見。崇禎對隨行的人員道:「走,回西苑。」

    ...

    ...

    龍錫,東林黨魁也。

    ——明史。測試廣告2



  

語言選擇